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

大開色戒──從李安到張愛玲 張小虹

中國時報片段節錄


在西方電影圈開玩笑,要害一個導演,就叫他去拍莎士比亞,不僅因為莎翁經典深植人心,朗朗上口,不易討好,更因莎劇字字珠璣,意象豐滿,若是拆了叫演員一字不漏朗讀一遍,又叫攝影機用影像畫面拍攝一遍,沒別的話,就是畫蛇添足。

   若是換了在華人電影圈開玩笑,要害一個導演,最好是叫他去拍張愛玲。從1984年香港導演許鞍華找來周潤發、謬騫人拍《傾城之戀》,就是一連串災難史 的開始,其中稍稍及格的,只有關錦鵬的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,多虧了導演的敏感細膩,演員陳沖紅玫瑰的精彩詮釋和藝術指導朴若木的美術構成,總算抓到那麼一 些些老上海的氛圍、張愛玲的底蘊。

  這回李安要拍張愛玲,真是讓所有李迷與張迷又愛又怕受傷害。兩個大難題,張愛玲怎麼拍?前面的例子 可以說是拍一個死一個。老上海怎麼拍?十年來的上海 熱,從台北、香港一路延燒回上海,早已讓老上海的影像熟極而爛,要不落入窠臼套式,難上加難。又是月份牌,又是老旗袍,又是黑頭車,往往不是不夠真實,而 是所有的真實都已過度曝光成了超真實,更別提還有那廂王家衛透過香港所折射出來的老上海懷舊風格,難以揮去。

   但李安還是拍了,拍出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張愛玲,一個恐怕連張愛玲也覺得驚心動魄的《色戒》。若是按照慣常的文學電影讀法,當然是從張愛玲到李安,從 張愛玲的小說《色,戒》到李安的電影《色 戒》,前者是「原著」,後者是「改編」,再東轉西繞兩相比對一番,談的終究還是是否忠於原著的老問題。這樣的談法既不尊重文類的基本差異小說是用文字講故事,而電影是用影像講故事,更是讓「原著」成為終點而非起點,讓影像的再次創作,淪為文字的重複敘述。

  所以我們要反過來說,從李安到張愛玲,這種違反常識的先後時序倒置,就是讓我們跳脫「改編」的魔咒,真正看到影像創作的爆發力。李安的《色戒》拍出了張愛玲寫出來的《色,戒》,李安的《色戒》也拍出了張愛玲沒有寫出來的《色,戒》。李安的厲害,李安的溫柔蘊藉,打開了《色,戒》藏在文字縐褶裡欲言又止卻又欲蓋彌彰的《色,戒》,李安是在張愛玲的文字地盤上,大開色戒。

張愛玲生平簡介:

• 原名張煐,因母親在入學時給她起了英文名Eileen,後來便以此音譯為愛玲。

• 出生於1920年 9月10 日生於上海。(另有一說是9月30日)

• 1931年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校,學名張愛玲。母親赴法國 。

• 1937年,從初秋至春節前,被父親囚禁。

• 1938年逃出父親家,向母親與姑姑求助。

• 1939年考取倫敦大學,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

• 1941年香港淪陷,停戰曾當臨時看護

• 1942年回上海,開始寫作生涯,並為英文雜誌《二十世紀》撰文。

• 1944發表短篇小說集《傳奇》,同年與胡蘭成結婚。

• 1945年抗戰勝利,送胡蘭成逃亡至溫州。此時正值她的創作高峰。

• 1947年與胡蘭成分手。

• 1950-51以梁京筆名發表《十八春》及《小艾》。

• 1952年從上海至香港,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,認識了宋淇、鄺文美夫婦,成終生摯友。

• 1955年遠赴美國.

• 1956年8月18日,和浦德南賴雅在紐約結婚。

• 1957年夏志清作《張愛玲論》在台北文學雜誌發表,首次肯定張愛玲在小說史上的重要性。

• 1959年開始為香港電懋公司寫電影劇本謀生。

• 1961年訪問台灣。

• 1968年皇冠再版《張愛玲短篇小說集》、《流言》、《秧歌》,張愛玲的聲名於台灣東山再起。

• 1994年得中國時報特別成就獎。

• 1995年9月初在洛杉磯西木區謝世,享年七十四。


沒有留言: